改革向“新” 中行答案|多维发力 激活发展新动能(吉林篇)
2025-06-09 19:58:00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发展课题,更是改革课题。中国银行作为国有大行,坚持干字当头,以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为着力点,锚定做好“五篇大文章”重点任务,紧紧抓住重大政策机遇,持续优化金融供给结构,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加快自身变革,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为此,我们特开设《改革向“新” 中行答案》专栏,今日推出吉林篇,为您讲述中国银行以改革发展作答时代的金融故事。
立足吉林区域特点和资源禀赋,中国银行持续以多元化金融工具激活科技创新动能、厚植绿色转型根基、赋能特色农业产业升级,构建起覆盖实体经济全链条的金融服务体系。截至2025年4月末,中国银行累计为科技型、绿色产业、专精特新及特色农业产业提供综合融资超500亿元,为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向“新”而动 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银行积极支持国家科技攻关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持续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信贷投放力度,助力吉林科技强省目标的达成。
某玻璃制造企业拟建设光伏玻璃盖板、汽车玻璃、电子玻璃“一窑三线”生产线项目,急需升级改造资金,中国银行仅三个工作日便完成项目审批,成功为企业发放贷款,确保企业及时引进设备。
除了解决企业“燃眉之急”,中国银行还与初创企业始终相伴,解决他们“成长的烦恼”。2014年起,中国银行吉林省分行便与省内某汽车零部件龙头企业建立合作,为其度身打造服务方案,提供结算、代发、授信等全方位金融支持,助力其逐步发展成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为交通运输领域线束轻量化、精益化以及汽车智能充电领域的世界级领军者。
中国银行持续为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提供广渠道、多层次、全覆盖的金融服务,助力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截至2025年4月末,中国银行吉林省分行已为300余家科技型企业提供金融支持,贷款余额超百亿元。
添“绿”增效 打造能源发展“金”引擎
依托资源禀赋,吉林省先后布局“陆上风光三峡”“山水蓄能三峡”“北方氢谷”等战略,统筹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近年来,中国银行积极以金融之力助推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动省内能源产业含“新”量。
中国银行吉林省分行先后为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吉西基地鲁固直流白城140万千瓦等项目持续提高绿色信贷支持,为某能源公司发放省内首笔并购贷款,并持续注入“新”动能,助力吉林生态“含绿量”转化为发展“含金量”。
在某新能源汽车吉林长春新工厂内,一个个挥舞的机械臂,一条条先进的生产线,自动化设备贯穿每一道工序。从项目之初的“私人定制”式服务方案,到源源不断的授信支持,中国银行始终在为企业电动化转型按下“加速键”。
近年来,中国银行吉林省分行的金融“活水”一直源源不断地注入节能环保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等重要领域。截至2025年4月末,中国银行吉林省分行绿色贷款余额超340亿元。
育“参”破局 延伸特色农业产业链
人参产业是吉林省的特色资源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在促进全省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立足区域特色农业资源优势,中国银行吉林省分行推出“人参贷”金融服务方案,从人参种植端到加工端,以金融之力赋能人参全产业链向高附加值方向升级,做足做活“农头工尾”文章。
吉林某人参公司自2016年成立人参种植联盟,通过规范化种植技术和科学管理,带动参农学习技能,建成超万亩标准化基地。中国银行吉林省分行为其提供低息贷款,解决了企业扩大生产、研发种植技术急需资金的难题。同时,中国银行吉林省分行还向近百户加盟参户发放种植贷款,让更多农户敢种、能种、种好参。
在某食品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陆续在给人参系列营养大米、人参蜂王浆等产品打包装箱。“中国银行的资金支持,让我们有底气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研发出更多款高附加值产品,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企业相关负责人说。
为推动人参产业从“原料输出”向“价值创造”转型,中国银行依托全球化优势,有力发展“涉参”授信业务,助力企业引入先进技术,拓展海内外市场。截至2025年4月末,中国银行吉林省分行已为超千家人参产业主体累计提供授信支持数十亿元。